《中国好人》经典语录句子摘抄大全

《中国好人》经典语录句子摘抄大全

1、道德的意义,不在于“灭人欲”,而在于克制一部分欲望,使个人行为与社会相平衡。

2、好像大家都来做忠臣节士,便有万年不倒的王朝了。见王朝而不见国,见国而不见民,见民而不见人,此其所以翻遍坟典,拍破脑袋,也想不出出路者也。

3、不要对一切异己都是批评,而要将这种批评的权利保留起来,以图和睦。儒家建立的两大评价体系,一曰忠信,一曰仁义,内在便是冲突的。

4、司马光骂冯道为奸臣之尤,理由是冯道“求生害仁”。――在司马光的头脑中,“忠”与“仁”已经分不清了。汉代起,忠的地位上升,成为伦常之首。以忠君为大节,把它像草标一样插在头顶上,倒忘了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只知吠非其主,不问善恶是非。这倒省心,最不堪时,至多落顶“愚忠”的帽子――愚忠愚忠,好像还有什么不愚的忠。其实哪里有呢?凡忠必愚。

5、本地流行整体论,整体决定部分,“本质”决定各种“非本质”的东西。

6、在中国,传统的教义是用审美代替思辨,用玄想抵制实测,用善恶混淆是非。

7、我少时也喜慕非常之举,直到长大,读过些历史和大人物的传记,才踌躇起来,――人可以将最美好的东西献于社会,却将最黑暗的一面留给自己的家人和密友。有的人留给我们的文明史伟大的财产,却让他身边的人万分痛苦。如何评价这样一些人?也许只好让土归于土,水归于水,该感激的感激,该斥责的斥责。

8、劝善与逼善是有分别的,因为道德命题并不对称。我们可以说让梨是高尚的,而不可以反推不让梨就不高尚,不道德,无耻,该打屁股。提倡美德,是鼓励性的,推行规范,是禁止性的。规范禁止杀人,但我们很少会在日记里写下“今天又没杀人”,以为做了好事,沾沾自喜。反过来,人没有达到某种美德,不意味其在道德上有缺陷。经常发生的是,那些鼓励性、建议性的伦理信条,被不正确地逆推后,产生了一种压迫性的道德环境。

9、中国正统的好人主义,擅长干两种事,一种是逼娼为良,另一种是逼良为娼。痛打落水狗是又英雄又稳当的事,人所擅长。黄宗羲说“君子小人无两立之理”,天生地不共戴天,是非常危险的观念。团体需要公敌,来把集体凝聚起来;更重要的是,好人主义需要坏人,来做制度性失败的替罪羊。西谚有云:Hate the game,don"t hate the player.我们的传统反是。

10、史上名气最大的,不是大凶大恶之人,就是大仁大善之人,说明社会出了毛病,不是纵人为恶,就是逼人去做常人所难之事。如冯道者,一平常人耳,以其平常混世界,也以其平常挨人骂。

11、看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虽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但有比它更有道理,也更合实情的一句话,便是“得天下者得民心”。

12、“随便说说”的阀门一旦被关,真正的恶意反而要在心里酝酿。

13、中国式的道德观是一张价值表,排在高处的,可以压过低处的,如果最高的一条不是“不得以杀人为手段”,那么,有太多的名义信手拈来,便可用来杀人。

14、把某样东西宣布为“臭”,和要你自己动手把它“批臭”,这里面的区别很深。任何对该对象无知的人来说,去批判一种对象,很像是一种轻松的游戏,在里面人们可以满足一种运用无知的暴力快感。你有本事是吗?我用一句“他妈的”就可以打到你;管它是多少人殚尽竭虑才产生的一点思想,我照样可以看不起它。理由?不需要理由!――这才是要义所在。慢慢地就养成了习惯,习惯于不讲道理,习惯于说谎,编造是非,习惯于把别人往坏里琢磨,习惯于依赖愚昧,并从愚昧中发现出力量,体验到快乐。

15、没有罪恶的社会一旦出现,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作恶的能力被统治者独占了。

16、经常发生的是,那些鼓励性、建设性的伦理信条,被不正确地逆推后,产生了一种压迫性的道德环境。

17、凡忠必愚。

18、心中藏于中,而人所不见;迹者示于外,而天下共瞻。

19、道德下降的第一迹象就是不关心事实,毕竟,辨别真相,是累人的事

标签: 中国好人   发布日期:2022-07-19 11:08:41  投稿会员:liny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