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禾经典语录名言名句大全

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多年执教于柏克利加州大学以及密西根大学,担任比较文学系和东 亚系跨系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以及终身人文讲席教授,2009年起同时担任北京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学理论、跨文化交流史和新翻译理论。刘禾为美国学界知名学者,经常在欧亚等多国讲学和访问。她是古根汉大奖得主,曾任美国威勒克(René Wellek)文学理论书奖及列文(Harry Levin)文学史书奖的评委,其英文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产生广泛的影响。主要著述:Translingual Practice《跨语际实践》 ,《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Tokens of Exchange《交换的符码》,《持灯的使者》, 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书写与物性在中国》,The Clash of Empires《帝国的碰撞》。小编整理了刘禾经典语录名言名句大全,我们都会找到自己喜欢的那条句子吧。

刘禾经典语录名言名句大全

1、历史往往无公正可言,有些人注定是永远的发言人,另一些人则注定是永远的听众,注定要被埋没。但是作为亲历者和见证人,有权选择是站在历史一边还是相反,有权选择述说历史的角度和方式。

2、在我的理解中,写作状态和写作是两个概念,沉浸在回忆中,面对自己,不停止追问,便是进入了本质意义上的写作状态,而写作不过是把这一状态形式化、公开化的过程。一个写文章、写书的入必然要进入工作状态,却未必能进入写作状态。《今天》的作者,在国内保持写作状念的寥寥无几,在屈指可数的人中当属田晓青和刘自立。

3、在“二战”刚结束的那几年,贝尔纳曾经在一些公开的场合警告,人们对战后世界不能过于乐观,必须小心一种危险性:美国政府在战后打着捍卫西方文明的旗号,在全球推行改头换面的法西斯主义。值得注意的是,贝尔纳并不孤立,同样作为声名显赫的世界知名科学家李约瑟和沃丁顿,也都说过类似的话,也都持有同样的观点。

4、在异域,在辽阔的孤独中,郿英使我感到温暖、坚实,我心灵的田野展开中国北方的大地,苍劲的槐树郁郁苍苍。“富贵不能以,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为鄘英,为这样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这个世界不缺少声名、胜利,甚至不缺少才华和才智,但是是越来越缺少“人”的品质,人的重量不断丧失。

5、天气真不错。You... Japanese?他带着法语腔问。
No...当然不是。我不愿意和陌生人搭话,欧洲人经常弄错,把中国人当成日本人,让人心里不快。

6、读了波兰卡的故事以后,我暗自惊讶,一向以玩弄技法著称的纳博科夫,居然也表现出这样的勇气,让我刮目相看。在某些关键的时刻,纳博科夫没有去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的阴暗,老老实实地承认,面对波兰卡的赤贫,他,毕竟是一个大少爷。

7、他站在社会的边缘,与现实的喧嚣、浮躁、委顿形成反差,这本身已构成了意义,并给社会提供了意义。

8、其实,世上发生的很多事情,如果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通常也都是时间和地点上的交叉和巧合,或者还有佛家所讲的因缘。遗憾的是,历史学家经常趁人不备,把他们想象出来的因果关系和历史逻辑,强行塞进这些复杂的巧合里面,然后利用叙事的手法说服我们。

9、他喜欢独处,即使是在人多的场合他也总是沉默。沉默是他自卫和进攻的武器,便利而有效。在一次对峙性谈话中,他曾经三个小时一言不发,真的一言不发,对方也真正地奈何他不得。

10、有时候,想象力和洞察力似乎比铁证还要重要,因为事物的真相背后总是还有真相,而新的真相后面又有更深层次的真相,谁能抵达最终的真相呢?

11、此情景有如两千年前,使徒保罗在马达加斯加忽然觉悟,开始皈依基督耶稣一样。

12、他写作的效率之高让我望尘莫及。在报社喧闹的办公室里,他能够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个工作日下来,便可以完成一篇小说,而且都是一挥而就,一气呵成。他像一只蜗牛,幽闭在一个硬壳里,全身心地营造私人写作状态,与众多大陆作家毫无共同之处,并且安于这种毫不相干的现状。

13、我常常思考,文学究竟如何面对禁忌?通常讲起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我们由于懒惰,或者由于缺乏想象力,都习惯用抽象的语言去概括,但纳博科夫与波兰卡之间的那种隔膜,很难用概念去捕捉。它是一道看不见的鸿沟,无法穿越的屏障,几乎就是禁忌本身。它可以秘密操纵一个人的表情,潜入人的无意识,当初恋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已经让人陷入深深的绝望。我反复琢磨这种禁忌背后的神秘力量,忽然得到一个启示,它不正是俄国革命爆发的深刻原因吗?纳博科夫一家人流亡异国也肇因于此,可是除了对波兰卡的那点记忆之外,纳博科夫本人对这一切有多少反省呢?

14、我曾经以为,死亡使我懂得了生命和爱。但是当我牵着我幼小的儿子站在丈夫的遗体前、陵墓前,当死亡的事实越来越遥远,而死者的存在却离我越来越近的时候,我才真正懂得,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关于爱,需要你付出毕生的代价去体验,有所体验就够了,你甚至不要指望能把它们搞懂。

15、表面看来,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方式,是“一战”后的一时风气,但其中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一代欧洲的年轻人在政治和生活方式上,实行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这里既包括反抗传统、崇尚自由和社会主义,又包括公开裸泳、自由恋爱、实行开放婚姻。像李约瑟和贝尔纳的这种开放婚姻,当时在激进的艺术家和左翼知识分子群体中蔚然成风,他们提出的理由是,人不能被资产阶级的家庭伦理和性别财产所束缚。法国思想家萨特和波伏娃的开放婚姻广为人知,但从时间上看,他们比起李约瑟和李大斐的实验前后不出十年。…到了六十年代,性解放的实验又被欧美的年轻人捡了回来,重演一次,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这里面的深刻原因值得反省。

16、大家怎么活过,我就怎么活过。大家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投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贴补家用,但这与一个外出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

17、郭路生可以说是从“文革”废墟上站起来的第一位歌手,他的诗影响了一代人,其中包括了北岛。

18、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今天要想把它纠正过来恐怕实行不通。我忽然想到,这个小小的翻译问题足以让人体会到语言和文字捆绑人的思维和心理的力量,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康桥大学”或“侃桥大学”的说法?一个词,一组意象,似乎是一张不可摘除的、独一无二的面具,问题是,这张面具和它后面的“真实”,亦实亦虚,亦真亦幻,有什么理由永久地捆绑在一起?如果对当时的文献做些研究,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对那时候的知识分子来说,不左不右的道路选择,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可能真正中立,除非你甘愿当一个异类。因此,后来到了冷战期间,尼卡表弟被深深卷入文化自由议会(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的组织工作,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中略)
什么的尼卡表弟,他和纳博科夫聚在一起的时候,会不会透露他主持的文化自由议会的工作呢?比如,纳博科夫是不是知道,尼卡表弟成功策反了著名波兰诗人米沃什(Czeslaw Milosz),为西方世界塑造了第一名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同政见者呢?

19、郭路生的出现所具有的也正是这样一种象征意义,这就是:一种自由体新诗正在中国出现,它对一九四九年之后的文学构成一种挑战,或者可以说,这种新诗就是中国的前现代主义诗歌,虽然仍留有过去时代的痕迹,但是这种诗歌在精神上却是一反传统的。

标签: 刘禾   发布日期:2022-06-02 11:13:42  投稿会员:liny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