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经典好段摘抄

那些教义和规矩什么的只是为了辅助起初无知和遗忘的人去认识上帝 即”一“ 既然万物性空 世界就只存在于每个个体中 即阿赖耶识 还有什么规定不规定 范围不范围 呢 我看法自性而为 无法可循 依空心定夺一组《大智度论》经典好段摘抄送给大家哦。

1、《大智度论》指出:“不可思议”是大乘佛教的特征。“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语道断”,故“不可议”。

2、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
-----------《优婆塞戒经》
复次,若无大心,虽复终身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譬如软夫为将,虽复持兵终身,智勇不足,卒无功名;若如英雄奋发,祸乱立定,一日之勋,功盖天下。(注:大心者,即菩提心也!)
-----------《大智度论》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华严经》
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3、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般若相义 原经文:
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太上感应篇》原文:
其有曾行恶事 后自悔改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久久必获吉庆

《大智度论》经典好段摘抄

4、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5、诸欲难放舍,何以能远之,若能乐善法,此欲自然熄

6、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7、女人相者,
若得敬待,则令夫心高。
若敬待情舍,则令夫心怖。
女人如是恒以烦恼忧怖,女人云何可近亲好

8、「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鉴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为「三法印」。

9、闻所说而信者,不名为信;智慧知己,名为信。

10、虽空亦不断 ,相续亦不常 。罪福亦不失 ,如是法佛说 。

11、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此碍,故求天眼。若得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然虽见和合因缘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故为得实相,而求慧眼。若得慧眼,见众生尽灭一异之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灭于内。但慧眼无所分别,不能度众生,故求法眼。法眼令是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然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道,以是故求佛眼。佛眼无事不知,覆障虽密,无不见知。在余人为极远、幽闇、疑、微细或甚深者,在佛眼是至近、显明、决定、粗、甚浅。故佛眼无所不闻、不见、不知,而无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12、妄语十罪
“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
一口气臭。
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
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
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
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
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
七常多忧愁。
八种诽谤业因缘。
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
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13、“供养佛舍利,乃至芥子许,其福报无边。”

14、杀瞋心安隐,杀瞋心不悔。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杀瞋诸佛赞,杀瞋则无忧。

15、下人破戒,中人著戒,上人不著戒

16、乱心轻飘,甚于鸿毛;
驰散不停,驶过疾风;
不可制止,剧于猕猴;
暂现转灭,甚于掣电。
心相如是,不可禁止。
若欲制之,非禅不定。

17、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无量,度脱一切诸众生,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感伤?

标签: 大智度论   发布日期:2022-01-10 11:06:55  投稿会员:X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