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顿悟的句子

呵呵,不想学习,偷懒,找捷径,想不劳而获,顿悟的也有,比如六祖慧能,他因家贫,没读过书,不识字,靠打柴度日,听到别人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刻心生欢喜,智慧涌现,那是多大的善根多大的根器?你要是看了没顿悟,我也不希望你顿“误”!还是虚心刻苦的从基础学习起步吧!愿你早日开悟!阿弥陀佛!给你介绍一本书《释迦牟尼传》作者是冷华,希望对你有帮助!

佛经顿悟的句子

推荐能让人顿悟,变得豁达的佛经

这样说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佛经没有“简单易懂”的,更没有能使人“顿悟”的;但对六祖慧能那样的根器来说,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能当下彻悟,但这样的人太少了。
想要身心轻安、豁达、清明、安详、强大……乃至顿悟,需要修定,但又不能一上来就搞这个,你可以先从诵经开始(不懂也可以诵),从金刚经开始,嫌长,也可以选择心经(它是基础,但也是佛法的最高极则),或者干脆持咒,效用都是一样的,只看你是否持之得力,若是不得力,那就要净障了。建议修习“金刚萨埵净障”法门,网上有三D动画,照着去修就行。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出自哪部佛经?什么意思?

出自:

《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作者:

慧能

释义:

菩提树不是菩提树,明镜台也不是明镜台,这些只是人们心中所想。

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扩展资料

典故:

在南北朝的时期,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处,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佼佼者是他的大弟子神秀大师。

弘忍渐渐的老去,他计划在弟子中寻找一位可以继承衣钵之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把衣钵传给谁。

神秀有意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反了佛家的无为而作的意境。

所以他半夜爬起来,在院墙上写下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释义是:要让自己时时刻刻注意修行,不去沾惹世俗尘埃。

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相互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弘忍大师看到这个畿子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明白神秀还没有彻底顿悟。 

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

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让别人念给他听,他听别人念完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写畿子的人还没有领悟到禅宗的真谛啊。

于是他自己又在神秀的畿子的旁边央求别人写下一个畿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这个畿子是谁写的,边上的人就说是慧能写的。

于是他找人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便走了。

这时在场的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给他衣钵。

弘忍为了防止神秀派人伤害到慧能,让慧能连夜收拾行装逃走,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

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慧能

标签: 佛经 顿悟   发布日期:2020-04-15 06:23:36  投稿会员: